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专科教育> 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教学成果简介

《耳鼻咽喉科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韩德民、张罗、刘博、黄志刚、刘焕茹、周兵、龚树生、王军、夏寅、李永新、赵守琴、王成硕宋晓红、张玉洁、周芸、王丹妮

  成果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一.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韩德民院士带领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团队于2008年《耳鼻咽喉科学》即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耳鼻咽喉科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历时4年,所有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投入课程的转型升级建设,重新录制了教学录像,制作了精致的演示文稿,设计全面的课程模块(包括教案、教学设计、名词术语、文献资料、习题作业及答案、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等)。本课程在2013年12月成功上线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649.html。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医学生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并概括性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课程的难点在于耳鼻咽喉系统解剖结构复杂,病变隐蔽,在教学中难于理解。针对耳鼻咽喉科程的这一特点,我们提出整体化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习题考题库和光盘教材等手段,辅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建设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原国家级精品课程内容仅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课后练习题,实践教学指导和讲课录像视频资料等。经过多位院士、教授、老师的悉心准备和编辑,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我们按照以下课程结构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根据耳鼻咽喉科学前沿科技发展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调整了相应的课程内容,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重新录制了教学录像,制作了精致的演示文稿,所有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投入课程的转型升级建设。经过努力现在的耳鼻咽喉科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涵盖了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学日历、全程教学录像、演示文稿、教学要求、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重点难点、习题作业及答案、文献资料和名词术语等在内的丰富内容。

  

  三.成果的创新点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耳鼻咽喉科学》由院士、教授亲上讲台授课,突出本科教育的基础与进展结合的理念。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身自学的能力。所有理论课任课教师均能利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采取双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本课程为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自主开发各种多媒体视听教材与电子教案、习题库。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丰富,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本课程的建设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课程(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649.html)建设中不仅把握了教授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同时教授们还在授课中注重知识点与耳鼻咽喉科学的诊治技术最新进展最新理念相结合,使授课的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使基础知识与学科进展关联,使本课程建设与时俱进,成为耳鼻咽喉科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亮点。为了充分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在学校的协助下,团队成员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中,充分利用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习题作业、试卷、教学课件等资源作为课外辅助教学手段,号召学生课后利用在线课堂进一步熟悉掌握课程内容,主动参与互动学习。在团队成员的示范带动下,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专业的教师在课堂内外积极引导本、专科临床学生及研究生、进修生进行资源共享课程的在线学习。广大教师的积极宣传和引导提高了课程访问量,也搭建了师生间互动的平台。目前,课程访问量已超过34000次,说明本课程推广效果明显,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