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专科教育> 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教学成果简介

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为导向,构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获奖级别与时间:北京市级二等奖  2008年 
                                   成果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 贾建国  黄艳  樊洁  张澍田  张 健

一、成果主要内容

  以医学教育标准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借鉴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从2006级开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初步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1.确立了体现社会需求与学校特色、反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综合内涵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从单纯传授知识逐渐转变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重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增强学生在新的医学目标与模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为指导,制定体现社会需求与学校特色、反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综合内涵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两个特点: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医学教育标准、学校教育发展定位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内容,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

  2.构建了涵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新课程体系落实本土化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提出的“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构建涵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体现五个特色:①在核心课程中设定课程群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②增加选修课程比例(达15%),并设置专业必选、限定选修、任意选修课程;③加强人文社科与行为科学课程(新课程体系中人文社科类课程达到14.28%)、循证医学与科研项目方法学课程,并增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与疾病干预、社区卫生服务等内容;④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从整体上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的比例,使基础阶段的理论与实验之比达到10.6、临床阶段达到10.8、全程(包括生产实习)理论与实践之比达到11;⑤改革英语教学,形成“大学英语-拓展英语-专业英语”内容体系,强化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3.采用以学科为基础、以综合课程为升华提高的课程模式按照本土化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理论课程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在实验教学环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将基础医学教学中分别附属于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按照同一学科群的实验教学内容统一归类的原则,优化组合成独立设置的综合实验课程,并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突出能力培养,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校内教育与校外社会实践相互呼应的综合培养方式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关,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传统教学理念,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校内教育与校外社会实践相互呼应的综合培养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5.强化临床能力培养,采用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与床边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认知规律和技能掌握规律,建立模拟教学与床边教学有机结合、滚动提高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在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具体项目的设计上,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认知和技能掌握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学习不同阶段,设计训练项目,制定训练标准,建立衔接于理论授课与床边教学之间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

   6.制定全面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评价方案考核方案要与课程目的要求相呼应,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评价促进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新点

  1.建立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瞄准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前沿,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形成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

2.设计符合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将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在其中设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的六大课程群,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专业必选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专业必选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限选课程是根据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设定的知识与能力框架,让学生在此框架下有限制地进行选择;任选课程则是为了体现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择。

3.创建了综合性实验课程 按照同一学科群的实验教学内容统一归类的原

  则,优化组合实验内容,把基础医学课程的所有实验内容组合设置成五门独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医学生物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异常人体形态学实验。

  4.形成综合培养方式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传统教学理念,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校内教育与校外社会实践相互呼应的综合培养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应用情况

  该项研究成果形成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在2006级、2007级、2008级教育教学中全面实施,有序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方案和模式的有效实施,使我们瞄准医学教育前沿标准的目标有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步骤。紧紧围绕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医学人文课程教育与课外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建立了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有效实施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改革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一切都在持续实施中。

        临床医学专业率先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改革为学校其他相关专业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