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专科教育> 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教学成果简介

创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获奖级别与时间:国家级二等奖  2005年第五届

                                    成果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梁万年  顾  湲  路孝琴  崔树起  郭爱民

  全科/家庭医学学科在国外建立已有30多年。1988年,首都医科大学率先引入了全科医学的概念,并于1989年成立了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培训中心(2000年被认定为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十多年来,在卫生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就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批实际成果,也带动了全国全科/家庭医学事业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一、开展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

   1992年我校进行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本科生培养的试点。1994年在全国率先将全科医学纳入医学本科生教学,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人际关系与交流技巧、生命周期保健、家庭生活周期保健、全科医学社区见习/实习等课程。

  1999年开设全科/家庭医学专业的成人大专学历教育,至今共已有91位学员完成学业。

  同年我校与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在国内率先开展全科/家庭医学规范化培训,共有210人结业,深受单位、居民和病人的欢迎,成为当地全科/家庭医学的骨干力量。

  我们还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管理干部;全科/家庭医学师资培训,目前各省培训中心的师资大多接受过我中心的培训,共培训师资1100人次,2004年整合了全国的全科医学资源,建立了全国全科医学师资库。开展了社区医生岗位培训。

  2001年以来,共举办国家级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项10项,共有1100余人接受了培训。

  2004年我校在全国将率先建立了全科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授权点,将于2006年开始招生。

  二、 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为核心、以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网络为纽带的一支专、兼职全科/家庭医学师资队伍,并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由校本部、临床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教学基地为一体的全科/家庭医学教学体系。

  在该教学体系中,基础理论课教师和社区教学基地的教师都曾接受过全科/家庭医学的系统培训,部分教师还被选送到国外、境外大学的家庭医学系进修学习,迄今,曾在国外、境外受过培训或考察的教师共达25人次。各位教师都能胜任全科/家庭医学教学的各环节的授课和实习指导工作。这支队伍在全科/家庭医学的授课、见习、实习、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部分教师还在全科医学专业考试、全科医师资格认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建立了全科医学教学基地

  我校已建立了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临床医院教学基地3个和社区教学基地2个。目前,这些教学基地在全科医学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保证了各类培训的顺利开展。

  四、编写、翻译一系列全科/家庭医学教材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始终把握全科/家庭医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全科/家庭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15年来我校教师共主编、副主编教材20余部,主译10部,参编教材40余部。其中包括我国第一批全科医学教材,如《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供本科生用的《全科医学》、大专生用的《全科医学基础教程》、卫生部规划教材专科和专升本用《全科医学概论》、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规划教材《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卫生部《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全科医疗临床指南丛书(5本)等;编译出版了美国原版全科医学教材《家庭医学教程》、《基本医疗保健》等10本译著。

  五、科学研究

  我校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34项,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卫生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卫生局等各类研究项目。在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曾于2000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200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一项,2004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我校还获得国外、境外学术组织的科研资助,如美国Kellogg基金会几年连续支持的项目、香港家庭医生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基层医疗国际分类在中国大陆的应用与发展”等。

  六、学术交流

我国第一本全科医学学术期刊《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于1998年创刊,由我校梁万年教授担任总编、多名骨干教师担任编委,该杂志成为我国大陆进行全科医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还每年举办全科/家庭医学学术会议和论坛,广泛开展全科/家庭医学学术交流。

  我们与国外、境外家庭医学组织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世界家庭医生组织、香港家庭医学院等保持密切联系。自1992年以来,积极参加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会议、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亚太地区会议、海峡两岸四地家庭医学学术交流会议等,并在我国举办的各种全科/家庭医学国际会议,既与国外、境外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又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

    1996年始,我校还接受了6名来自美国、加拿大的住院医师,在我校进行全科医学课程的短期培训。

        七、全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家庭医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学科建设和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联系非常紧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和科研重心的改变直接会影响全科/家庭医疗服务的提供,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又会对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按照全科/家庭医学的服务理念,提供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是全科/家庭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

  目前我校建立的全科/家庭医学教学基地的服务模式,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有一些宝贵经验可供借鉴,但也还存在不足,整体服务质量还有待完善和提高。针对全科/家庭医疗服务的特点及试点社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临床专科专家队伍作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样既弥补了目前全科/家庭医学人才的不足,又充分利用了专科医疗资源为全科/家庭医学学科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从全科医学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实践总结出来一条经验,有利于加快全科/家庭医学学科的建设和提高全科医疗服务的质量。

        总之,通过全科/家庭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已初步摸索出一条加强全科/家庭医师培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