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资源> 杰出人才> 国家级人才项目>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崔勇

崔勇

  

    崔勇,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现任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科研处处长。

  兼任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与企业管理协会护肤技术发展分会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实验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皮肤病数字化诊断亚学组组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皮肤影像装备学组组长、北京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中国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技术与新材料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编委、《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实用皮肤科杂志》编委、《皮肤科时讯》执行医学编委、《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等杂志审稿人。国家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学生版)》(第9版)及《皮肤性病学(图谱版)》(第1版)副主编、《皮肤性病学(图谱版)》(第2版)主编,规划长学制教材《皮肤性病学》图谱教材副主编,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5-8版)主编助理,《皮肤肿瘤——全球展望》主译者。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973项目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会皮肤病研究基金项目各1项。先后在《Nature Genetics》《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Journal of Autoimmunity》《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超700。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1、共同参与完成的我国首项SLE全基因组编码变异研究,该研究为SLE遗传学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精准”证据,有望成为将来SLE领域直接可用的精准医学靶点或标志物。

  2、共同参与完成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跨种族、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项目,该研究首次从遗传学角度上解释了SLE发病率差异(欧洲人群<美洲人群<亚洲人群<非洲人群)。该研究已被《Immunity》《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Autoimmunity》等高质量学术期刊正面他引。

  3、开展多种遗传性皮肤病系列系统研究,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被《Nat Rev Genet》《Nature Science》《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SCI期刊他引2000次,部分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皮肤病学教材、专著、遗传学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OMIM)收录。6篇论文被《Nature China》作为研究亮点正面评论,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4、开展银屑病、红斑狼疮、白癜风、特应性皮炎与汗孔角化症等皮肤病的易感基因和致病基因研究。发现汉族人9种复杂疾病58个易感基因/位点,其中39个为国际首次报道;6种罕见遗传病9个致病基因/位点,其中7个为国际首次报道;揭示了疾病部分遗传学发病机制,为后续疾病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5、共同创建中国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SID),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项颇具影响力的工作,已经建立了专用的皮肤影像归集平台以及PACS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首批开放课题(ORF),旨在夯实我国皮肤影像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我国皮肤影像研究、教育与应用的系统平台建设。

  获得201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2)、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