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艾滋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佑安医院)

     艾滋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为挂靠单位,与牛津大学、杜克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军科院、国家CDC等国内外研究机构鼎力合作,致力于HIV防控、根治策略的研究。

  中心由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吴昊教授担任,另设有副主任三名,分别是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张彤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立国研究员。吴昊教授是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北京市艾滋病领衔专家,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北京市创新型科技成果奖四项。近五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科研经费过亿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张彤教授从事艾滋病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20余年,是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参与全国艾滋病预防、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张林琦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97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张立国研究员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心是北京市艾滋病防控支撑体系牵头单位,在艾滋病预防、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及危重症救治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承担了北京市55%的抗病毒治疗任务,目前已形成内、外、皮肤、妇产、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头颈等科室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的艾滋病诊疗平台。中心还拥有北京市艾滋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可完成艾滋病相关的所有病原学、病毒学、免疫学检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中心在我国率先开展了“锁定及阻断HIV感染关键人群及关键时期”的艾滋病防控新策略,发现了600多位急性期艾滋病患者,极大地降低了北京HIV新发感染率;完善了一种高通量、低成本的检测急性HIV感染的方法,降低了95%的筛查成本,适用于大规模队列筛查。目前此检测方法和吴昊建立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及非政府组织三位一体”的高危人群急性期筛查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市及全国多个省市的艾滋病检测点,有效地发现艾滋病急性感染者,防止了二次传播。此外,中心还进行了艾滋病母婴阻断上百例、梅毒母婴阻断上千例,成功率100%。建立了近700人的单阳家庭队列并定期进行随访,位列全国第一并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和赞誉,同时还创新性地开展了精液HIV、RNA和DNA的定量检测工作。

  2015年9月WHO最新指南推荐对所有HIV感染者实施“发现即治疗”新策略,而北京早在2013年就已率先开展了“早检早治”防控策略,为全国艾滋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医学循证证据,有效遏制HIV传播的快速增长。在科研创新的同时,中心也十分重视社会效益和医学成果转化,牵头开展了临床治疗新药及艾滋病疫苗研究近30个,取得突出成绩。

  除医疗服务外,中心还充分地将医疗资源优势和基础研究特长相结合,在标本库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医学、免疫学、病毒学的深入研究,开展了HIV急性期、病毒储藏库和HIV相关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建立了病毒储藏库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发现了一系列影响急性期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因素,找到比现有抗体更具光谱中和活性的中和抗体,以及有可能作为神经认知障碍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生物标记物。

  在未来3-5年,中心计划借助卫生行业专项基金,建立我国最大的艾滋病早期干预、筛查、诊断网络;建立艾滋病临床免疫治疗中心,搭建艾滋病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平台,紧跟国际前沿,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依托已有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3-5项艾滋病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的临床验证,开展艾滋病中西医药物的临床研究,促进转化医学的研究;开展HIV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完善HIV疾病谱、完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及危重症救治体系、修订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中西医诊疗常规,为我国抗病毒治疗指南的更新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中心还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建设。通过上述临床、基础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业务能力精、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艾滋病专业团队,打造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艾滋病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艾滋病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