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于2008年4月,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6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生发表论文40篇,博士生发表论文18篇。承担科研课题34项(其中国家级6项),科研总经费达1150万元;近五年发表论文362篇,其中SCI收录15篇;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7项;获得专利2项;主编教材11部;出版科技著作7部;每年举办社会健康讲座及义诊;每两月举办一次学术讲座,每两年举办一届北京中西医结合国际研讨会。

北京中西医结合国际研讨会 全国综合医院临床抑郁症中西医诊断进展学习班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癌的研究:

  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重型肝炎易发生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癌。本方向针对肝炎、肝纤维化及和肝癌的临床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围绕:①重型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方案和疗效评定标准;②中药对肝纤维化逆转机制等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2)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是危重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为当今国际医学界共同瞩目的治疗和研究热点。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①感染性MODS的中医证型; ②针对感染性MODS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应治疗方剂;③大样本MODS患者病情严重度评估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

  (3)中西医结合精神、神经病学研究:

  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大,近年精神、神经疾病的人数显著增加,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本方向主要围绕:①中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作用机制;②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中医证型规律,中西药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脑fMRI和MRS改变的影响;③中医治疗脑瘤和中枢性发热的机制,中药方剂治疗的作用机制;④脑血管病中医病因、证型、病机演变及客观疗效等四方面展开研究。

  (4)中西医结合儿科疾病研究:

  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小儿健康的两类主要疾病。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①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HP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及有效中药制剂;②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和评价体系;③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机制等三方面进行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将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实现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优势研究方向高水平的学术发展,形成方向稳定、结构合理、整体实力雄厚、能支撑学科和学科点长远发展的人才队伍。争取成功申报博士点,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