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专科教育> 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教学成果简介

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专用临床仪器实验室的创建

                                        获奖级别与时间:北京市级一等奖  1993

                                        成果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彭明辰  张玉洁 祁文康  姜丽红  胡艳萍

  通过对1980年至1989年毕业于首都医学院接受过精神病学教育,目前仍在临床工作的毕业生进行有关精神病学教学,实际效果的追踪性调查,目的在于总结前10年的教学经验,为探索一套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对1980年到1989年毕业于首都医学院接受过精神病学教育的2707名学生,随机抽取目前仍在临床工作的441名临床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授课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综合医院内是否开设精神科及意见征询等五大项,共13个问题,67个选择答案。

  结果显示,92.16%的临床医生每年均遇到精神科问题:96.6%的医生认为精神病学教学对其临床工作有帮助;85.26%的医生要求继续获得有关知识。被询医生认为授课重点应是心理学知识、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及精神科的基本诊断技术。

  新的大纲重点是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增设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情绪障碍、司法、老年、药物依赖的治疗等内容。教学方式以小班配合电化教育为佳。教学地点应以医院和社区相结合。毕业后的教育以举办专题讲座,开设联络会诊等手段来进行。

  在高等医学院校以精神病学教学实际效果追踪性调查在国内尚属首次,目的是为使高等医学院校的精神医学教育适应医学模式的转换,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为探索精神病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该项调查属大样本调查,数据客观、真实,经过统计学处理,科学性强,结论可靠,反映出了1982年修订的教学大纲与临床实践需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又参悟了WHO WPA大会入发达国家对未来21世纪精神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对精神病学教学问题的见解,提出了精神病学教学改革的意见。在此之后,我们对9192年底首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的精神病教学计划进行了修定,在教学改革的问题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如,将理论授课从36学时增至60学时;根据临床医生的需求增加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部分课程的学时;增添了药物依赖的治疗、心身疾病、社区精神卫生、医学心理学讲座内容。

        经过对精神病学课程的改革,使这门课程的实用性有所加强。扩展了知识范围,体现了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着眼于疾病的发展的观点。今后我们还准备做进一步的追踪调查,以了解经过这种初步的改革之后,毕业生在解决精神科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否提高,从而为精神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更加有推广价值的依据。

TOP